莫扎特作为天才少年,音乐大师,他一直活在音乐教科书和胎教音频里。对于不太听古典音乐的人来说,他更像是一个符号。
对于他的音乐创作背景和成长故事知之甚少,电影《莫扎特传》将会让你认识一个不一样的莫扎特。
这是个既生瑜、何生亮的故事,萨里埃利是莫扎特的知己,也是他的敌人。用现代词语“黑粉”来形容最为贴切。
影片采取倒叙的方式,在莫扎特死后的30年。风烛残年的萨里埃利生活得十分痛苦,甚至试图结束自己的生命而请求莫扎特的原谅。
莫扎特出生在奥地利,4岁便写出第一首协奏曲,7岁写第一首交响乐,12岁开始创作格局。
爱好音乐的萨里埃利十分眼红莫扎特的年少成名,也羡慕莫扎特拥有教他本领的父亲。电影反映出在大环境下,两个家庭教育理念的不同。
通过努力成为作曲家的萨里埃利与莫扎特在宫廷再次相遇了。在他眼里,莫扎特是其貌不扬、桀骜不驯的小丑,但看过莫扎特的曲子之后,一眼难忘。
他恨啊,为什么有莫扎特的存在;他叹啊,为什么自己的能力不及莫扎特的万分之一;他憾啊,不管做多少小动作,他都赶不走这个优秀的莫扎特。
事情从莫扎特结婚后发生转变,一心只想创作的莫扎特哪懂得柴米油盐的价值。妻子总是催促他出去赚钱,加上父亲的去世,让莫扎特变得越发疯癫。
《莫扎特传》作为传记电影不知道有多少是真正符合历史的,但的确颠覆普通人对于莫扎特的印象。
他乖张、疯狂,除了音乐,他貌似什么都不擅长。他情商不高,不善交际,更不愿迎合,有时候他像极了“生活不能自理”的富二代。
而电影中另一主角萨里埃利与其说是个小人,不如说他是个可悲的人。一生都在追求自己无法得到的成就,嫉妒着自己崇拜的人。
《莫扎特传》从演员、服装、道具、布景到音乐,都称得上是上乘之作。电影包括意大利语、德语和英语,虽然被部分观众认为剧情过于美国流水线,但完全不影响这是一部经典、好看的电影。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