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到底是什么,它是由什么构成的?这是一个古老的问题,可以追溯到古代,也是科学家为了解现实的本质而进行的最重要的调查之一。

光——一种能量形式,当它从物体上反弹时,让我们看到世界——这个问题在科学界引起了如此激烈的辩论和讨论,以至于它催生了一个全新的领域:量子力学。

关于光的本质的争论背后是另一个谜团。也就是说,光的行为是像波还是粒子?当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在20世纪初提出光在自然界中既是微粒(含有称为光子的小粒子)又是波状时,许多人对他的发现感到满意,尽管有点不安。

爱因斯坦通过他对所谓的光电效应的研究来支持他的新理论,这为他赢得了1921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光电效应由海因里希·鲁道夫·赫兹(Heinrich Rudolf Hertz)于1887年首次发现,描述了光在照射材料时导致电子从材料上弹出的过程。

现在,研究人员用来探测材料的化学和电子特性的领先实验方法,光发射已经为一系列技术提供了实际应用,特别是那些依赖于光检测或电子束产生的技术,如医学成像设备和半导体制造等。

但是东北大学的研究人员已经做出了一项发现,挑战了我们对光发射应该如何工作的了解,为重新理解光如何与材料相互作用奠定了基础。

在 3 月 8 日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篇论文中,研究人员观察到了一种特定材料钛酸锶的“不寻常的光发射特性”,钛酸锶是半个多世纪前首次流行使用的两种化学元素的氧化物,主要用作钻石仿品。

在实验上,研究人员使用钛酸锶作为光电阴极,或可以通过光电效应将光转化为工程表面的电子。

光电阴极也用于光电探测器或传感设备,例如光电倍增管;它们还用于红外观察器、条纹相机、图像增强器(或图像放大器)和图像转换器。

钛酸锶历来被忽视为潜在的光电阴极候选者,东北大学杰出物理学教授Arun Bansil说,他是这项研究的合著者。

Bansil说,使用10 eV(电子伏特)范围内的几种光子能量,研究人员能够产生比以前见过的更强的“非常强烈的相干二次光发射”。

“这是一件大事,因为在我们对光发射的现有理解中,没有任何机制可以产生这样的效果,”Bansil说。“换句话说,我们目前没有任何理论,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是一个奇迹般的突破。

二次电子发射描述了一种现象,其中脱落的初级电子在喷射之前由于材料内的碰撞而遭受能量损失。

“当你激发电子时,其中一些电子实际上会从固体中出来,”Bansil说。“初级电子是指那些没有散射的电子,而二次电子意味着它们在从固体中出来之前经历了碰撞。

包括来自中国西湖大学,芬兰拉彭兰塔 – 拉赫蒂理工大学(LUT)和东北大学的科学家在内的研究小组表示,这样的结果指向尚未理解的“潜在的新过程”。

“观察到的二次光发射相干性的出现表明,在当前理论光发射框架中包含的过程之上,发展了一个潜在的新过程,”研究人员写道。

Bansil说,这些结果颠覆了科学家们对光发射过程的了解,为利用这些复杂量子材料的力量的各行各业的新应用打开了大门。

“我们都认为我们理解了这里涉及的基本物理学,以至于应用程序的发展符合某种理论和思想范式,”Bansil说。“正如大自然经常做的那样,这就是这篇论文向所有这些抛出曲线球的地方。

关注科学剃刀,每日推送关于核聚变、理论物理、太空探索的最新动态,SpaceX为专题日更

作者 admin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