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生态文明建设是近年来中央的顶层设计,并已入宪,可见其意义重大。正是在此背景下,《武汉市基本生态控制线年
正式施行,将基本生态控制线的管控上升为地方性法规,从而实现对生态空间的制度化管理。
根据公开的报道, 武汉是国内第二个划定基本生态控制线年,我市就在全市范围内为生态安全格局划定“铁线”,防止“摊大饼”式无序蔓延。明文规定,河流、湖泊、水库、湿地、重要的城市明渠,以及坡度大于16度的山体等地区为生态底线区,严禁开发建设。
根据《武汉市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条例》第二章第十二条规定,基本生态控制线范围内区域分为生态底线区和生态发展区,实行分区管控。生态底线区包括:(一)饮用水水源一级、二级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核心景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郊野公园;(二)河流、湖泊、水库、湿地、重要的城市明渠及其保护范围;
(三)山体及其保护范围;(四)永久性绿地、生态绿楔核心区;(五)高速公路、快速路、铁路以及重大市政公用设施的防护绿地;(六)其他为维护生态系统完整性,需要进行严格保护的农田、林地、绿地、生态廊道、城市公园等区域。其他需要进行基本生态保护的区域划为生态发展区。从以上规定来看,汉南碧桂园学校旁边的一块地应该属于河流、湖泊、水库、湿地、重要的城市明渠及其保护范围,因为其就在马影河以及通顺河湿地环绕区域,根据规定是禁止开发的。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