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国农村的一座小农场,孩子们跟着父亲在地里干活,父亲推着手扶犁地的机器缓缓而过,小孩就在后面捡起土里翻出来的东西,有钢盔、有人骨、还有炮壳,小孩的发现并没有引起大人的注意,因为在这一个世纪里,从这片土地里翻出来的泡壳已经堆满了后花园。
在这片土地下,埋着一战时期42万英国士兵与20万法国士兵的亡骨,他们全部丧命在索姆河附近的战线万英国士兵在同一天牺牲,这些人的死亡都是因为一个愚蠢将军的错误决定。
1915年,德国的大军已经压到法国索姆河附近,为了阻挡德军入侵马恩,英国和法国挖了一条几百公里的战壕与德军展开惨烈的战斗,打了整整一年的你死我活,没有夺回一点被德军侵占的领土,只流下了血与泪。
去年的这些惨烈战斗并没有让英国总司令“道格拉斯•黑格”吸取教训,也没有让法国总司令“若夫尔”吸取教训,他们反客为主,转守为攻,两位指挥官计划在1916年进行大型联合进攻,他们两个人和双方都想要一次胜利,打退铜墙铁壁般的敌军,修补自己的形象。
他们计划是在1916年夏天,在50公里的战线上打击德军,夺回前线阵地,在进攻之前先使用大量的炮火摧毁敌人,在摧毁敌人防御工事之后步兵进攻扫荡战场,黑格将军将英国索姆河战役的指挥交给了“罗杰森”指挥官,他信誓旦旦地将作战计划写满了整整一百张纸。
两位将军将进攻突破口选在了索姆河,他们认为这里有大片的农田,没有树篱,只有零星的几棵树木,这里可以进行大型攻击行为,但是问题在是德军在700公里长的阵线上,防守没有死角。
德军在700里防线上已经挖出了无数个地下通道,有两三层深,达到了15米,甚至还在地下通道还通上了电,士兵们在里面抽烟喝酒打扑克,而军官们把画和钢琴也带入了地道,他们很相信自己的地下防御通道。
英法的指挥官都清楚德军的防御地道,但是他们选择了忽视,正是因为这次错误地忽视,导致了接下来的悲剧。
正在筹备进攻之时,德国突袭了在下方防御线的凡尔登,扰乱了英法的作战计划,在索姆河军队中有三分之二是法国人,三分之一是英国人,凡尔登的战火把法国20个军团15万人引了过去,法国士兵们坐上皮卡前往凡尔登进行英勇防守。
法国把重心放在凡尔登之后,法国总司令若夫尔让黑格负责索姆河之后的进攻,黑格知道哪怕是让一个德国人进入凡尔登都可能意味着全面失败,救援索姆河的法军是必要的,但是要他放弃大规模的进攻是不可能的,黑格将军很坚定自己的进攻计划,他太想那样做了。
英国的战争工业实际上没有完全全力生产,弹药产品不足,因为在过去1年的战争里,国王的小职业军队已经大幅度缩水了,几乎没有校官,黑格将军已经没有军队了。
英国用志愿军凑了一支新军,两百万英国人登记参军,有的为了参军而谎报年龄,有些是出于爱国,但大多数的是为了躲避贫穷,大雾和阴雨,还有一些人是为了与伙伴一起去冒险,因为新军的招募用了一个口号:“一起登记的人一起打仗”,因此足球队、乐队、同一个社区的居民结成了军队。
入伍的新兵手舞足蹈,非常地亢奋,不仅可以一起打仗还可以领工资,新兵并不知道战争的残酷。
因为这两百万人的加入,索姆河成为了一个巨大的军事基地,无数的大炮和弹药运送至此,还有一百万人和四十万匹马的供给。
这里很像西部的荒野时代,新兵对这个地方充满了好奇,在这里可以通过面部表情来区分新兵和老兵,老兵总是眼神低沉与空洞,新兵总是嬉皮笑脸,这一批新兵并没有得到太多的战斗培训,他们只知道不能把枪口对准战友,对准敌人朝着敌人开枪这两点。
“砰”,1916年6月24日,第一颗炮弹在德军的阵地上爆炸,德军遭到了突然地打击,此后长达一周日夜不断地轰炸,这是德军入侵以来前所未见的──3000门各种口径的大炮,在数公里的战线万枚炮弹疯狂地朝德国守军轰炸。
英国炮手眼镜布满了血丝,充满了兴奋和愤怒,甚至有的炮手已经连续打了2天2夜,但他们丝毫感觉不到累,他们认为每一颗炮弹至少能炸死2个德军。
索姆河战役德国老兵回忆道:“数千门大炮一起开炮,在我们头顶形成一道拱桥,炮弹越过这片地区,打入德军的阵线,飞溅的泥土就像怒涛拍打在礁石上一样。”
这顿狂轰滥炸并没有得到任何回应,没有任何生命迹象,英国指挥官认为那些人,那些敌人,在那里承受着不停歇地狱般的轰炸,他非常地骄傲和开心,他等待这一刻已经很久了。
德国索姆河老兵回忆道:“地道里面让他们头疼、耳朵疼、他们之间的交流只能通过比划手势,摸索着理解其他人的意思,思考能力已经瘫痪,昨日一位中士疯了”。
这150万发炮弹,平均到德军士兵每个人能分摊到3轮炮弹,黑格认为已经没有多少士兵能存活下来了。
在地下深处,德军的确很难捱,炮弹造成了一些损失和伤亡,但他们还在那里,15米的地下通道抵消了大部分的伤害,大部分人仅仅造成耳部与精神的伤害,缺乏经验的炮手,质量不佳的炮弹,有三分之一的炮弹甚至都没有爆炸。
英国的弹药准备并没有跟上他们的雄心壮志,虽然有3000门大炮,但大口径的迫击炮的数量比较稀缺,能打进15米深的防空壕的迫击炮太少了。
积极的年轻志愿军觉得德军前线阵地已经全军覆没,他们已经快要接近胜利,笑得合不拢嘴,军队中的乐手们拿着乐器奏起了国歌,有说有笑,似乎德军并没有这么战无不胜。
他们的指挥官司令罗杰森也确凿地认为,对面连活着的老鼠都没有了,让这些训练不充分,对战场零经验的士兵,背上3天的供给和弹药,前往空无一人的德军战线,夺回他们的阵地。
正是黑格将军的这一错误预判,让年轻的新兵成为了战场上的受害者,等待他们的不是德军的残骸,而是地狱。
在准备进攻的前一天,英国的大炮超负荷的工作,过热的金属大炮热到烫手,炮手就往炮管上撒尿,5万名炮手筋疲力尽但仍努力战斗,很多炮手的眼睛和耳朵都被血染红,轰炸一直持续到早上,在1916年7月1日早上6点30分,炮击达到了一个高潮,每秒有60次爆炸。
这突然加强的炮火攻击,德军意料到这是即将进攻的信号,迅速进入隐蔽洞口展开战斗状态,随时准备防御进攻的英法联军。
而英军这边,准备向德军阵地出发的攻击部队得到一顿贴心早餐,有培根、粥、鸡蛋、以及香烟,吃饱喝足的士兵向德军阵地出发,但是他们想不到的是,这将是他们最后的一顿早餐。
根据上级的指示提示,每个士兵已经准备了35公斤的装备,这样就不用回来取东西,并且不能跑,不能趴在地上,按照队列推进,倒在地上的伤者不要管。
早晨7点28分,最后一次炮击停止,这个地方的鸟和树已经绝迹了,显得非常空旷和不同寻常的安静,没有一点生命迹象。
这突然的宁静,德国人知道战争要爆发了,攻击无疑即将开始,指挥官命令所有士兵进入战斗状态,所有的枪械全部上膛,机枪周围布满了弹药箱和手榴弹。
随着指挥官的冲锋口哨响起,数万个英国士兵爬出了战壕,往德军阵地方向推进。
一开始非常顺利,英国士兵以散步的速度推进,还有几个顽皮的新兵在踢足球,面对眼前空旷又没有生命迹象的土地,英国士兵更加坚信德军的尸体布满了地道。
随着一声炮响,英国士兵意识到了德军,随着越来越多的炮声响起,他们意识到德军阻挡了道路。
士兵被告知德军已经覆灭,但阻碍突然从隐蔽处,阴洞以及附近的森林里出现了,这空旷的地域上没有任何掩体,一些倒霉的士兵甚至都没有穿过德军的炮兵街垒就被密集如云的子弹打倒。
当大批的英国人接近时,德军很紧张,因为有很多人,但是他们走得很慢,他们从未见过那种情况,在前面带队的军官中,还有一个人没带武器,很平静地往前走,还拄着拐杖,德军士兵被命令道只需要上膛,加子弹,不需要瞄准,朝人群方向射击就行了。
英国士兵成批地倒下,他们就如同任人宰割的羔羊,在这空旷的地域上没有退路,只能不断地往前走,他们心里只希望不被子弹击中。
当英国士兵走近时,他们遭受了更惨烈地打击,德军拿起了机关枪扫射,这密集的扫射弹道如同一把刀,横向地扫向冲锋的英国士兵,英国士兵一排一排地倒下,在侥幸逃过机枪扫射的士兵迎来了更沉痛的代价。
英国的150万发炮弹并没有摧毁德军带刺的围栏网,有的还是完好无损,一些英格兰人的苏格兰群还被铁丝网勾住,无法移动的苏格兰士兵被机枪打成了筛子,子弹从他们眼睛、胸入,德军形容他们就像一只乌鸦干尸挂在那里。
一发子弹打穿了一名中尉的头骨,穿过了他的眼睛,英国士兵觉得自己是来送死的。
德军的机关枪每秒能发射6枚子弹,机枪把机枪手的胳膊震麻,枪管承受了太多的热量而发红,旁边的副手就往冷却管里撒尿,他们成功阻挡了大部分英国士兵的冲锋。
在英国士兵成功突破的一些战壕里,他们发现仅仅只有几个德军士兵活着,其余的德军见势不妙早已逃开,少数夺得战壕的英国士兵并不能休息,因为指令说没有休战,他们累得筋疲力尽,数量极少,缺少后援。
他们无法回头,因为德军的火炮齐射阻断了他们的退路,德军的反击让他们陷入交叉火力中,他们没有选择,只能战斗到牺牲。
德军用同样的方式清理被他们再次占领的战壕,小小的战壕里挤满了英国士兵的遗骸,战场之外的英国指挥官一直在想,他们的人都去哪里了?并不知道他的军团已经覆灭了。
几名将军怀疑事情不对劲,他们向上级反馈需要叫停安排在8点30分的第二波攻击吗?通讯员联系了“又聋又瞎”的“罗杰森”参谋长。
罗杰森选择了忽略混乱的程度,把屠杀当成夸张的流言,不允许任何人违反他的作战计划,不准抗命。
面对这个不准抗命的命令,第二波进攻的士兵不再有欣喜的神色,从地狱回来的士兵告诉他们,让他们猜测等待他们的是什么。
指挥官非常坚定自己原本的计划,他甚至还计划派骑兵结束战斗,就像过去的那样。
这份100页的僵化既定计划是他的重大错误,有了黑格将军的同意,他就没有让其他战地指挥官做任何决定与判断,他认为这份100页的作战计划是为了胜利而制定,一切都是,除了被打败。
超过范围外的伤亡都被预测到了,但是没有达到这个程度,一个早上牺牲了6万人!
而德军的伤亡只是这个数字的十分之一,而英军死亡的这6万人里还有大部分陆军及军官,这个损失是无法弥补的。
“我们的指挥官停下来了吗?”,死里逃生的士兵们又被重新编入其他部队,再次被派到战场,他似乎恳求地问道。
英法两军联合的攻击部队本打算拿下第二道防线,可就一天时间英军就牺牲了6万人,第一道防线都没突破。
而另一边,在索姆河这条15里长的战线上,法国军队差不多以最低限度的损伤达到了他们的目标,法国的军队装备更精良,更有战斗经验,他们可以逃跑或者平趴在地上躲避德军的子弹,法国的这一胜利是马恩马恩河战役以来最重大的成功。
德军在索姆河南部的防守比较弱,他们在前方打开了一条大通路,但在计划中遭受了一场溃败,法军需要联合英军一起战斗,因此这些英勇的法军停下了步伐,他们要等待英军左翼在第二天发动进攻。
在进攻前夕的第二天早上,英国最高指挥官黑格在战争日记中写道:“总而言之,令人满意,这又是美丽的一天,阳光灿烂,微风舒爽,事情有起起伏伏,我听说了昨天的伤亡人数接近10万人,考虑到百万士兵列阵在22公里长的战线上,这个数字并不高伤者的士气十分高昂。”
黑格总司令的这份战争报告里提到,伤者被从前线带了回来,实际上大部分伤兵还躺在无人地带的地面上,许多人因为身体和精神的创伤极其痛苦。
躺在地上的伤者很多人都在痛苦中死去,担架在营救之时也会遭到德军的炮火和暗枪,半数伤者如果能被带回去的话,本来是还有救的。
在进攻之前英军为德军挖了很多坑,但在这两次冲锋之后,这些坑堆满了英军士兵的遗骸,很多伤兵本可以活命,却因为后援的疏忽导致痛苦死去,大多数计划用来撤走伤兵的火车并没有来。
黑格总司令认为上帝站在他这边,他两次拒绝了伦敦方面要求停止进攻的请求,军事审查结构隐瞒了这场灾难的程度。
在这两次大伤亡之后,英国指挥官似乎没有要停手的意思,在七八月又进行了几次大型进攻,但是士兵的下场如同刚开始的那样,死里逃生。
这个计划顾名思义就是从后方发射大量炮弹,为英军进攻部队未到达德军阵地前作掩护,但是当大炮瞄准错误时就会伤到自己人。
除了这个滚动路障计划,英军还发动了夜袭计划,利用夜间的视线不佳蛰伏前进,就为了剪断了德军阵地的几根铁丝网,而英国这种不要命的大型冲锋一直在继续,有时候占领一座农场或者一座坚固城堡。
1000人的小部队伤亡在5-9层,4000人的大部队也是5-9层,这些部队里面有加拿大人、澳大利亚人、新西兰人、他们一到这里就进入了地狱。
有一支3200人的南非部队为了占领一片树林而丧生3000人,有一支2万7千人的澳大利亚人浴血奋战只为夺取一个村子,只有1个人活着。
尽管前线的部队已经阵亡,指挥官还是会命令新的部队继续前进,部队不得不通过极窄的通道,通过自己部队搭建的铁丝网向前推进,而很多人都是踩着趴在铁丝网上友军的尸体跨过。
在一个1000人的夜袭战役中,10分钟的战斗部队只剩90人,他们都是白白牺牲的,因为德军没有死亡一个人,夜袭更像是飞蛾扑火,活着的士兵还说诅咒他们的指挥官,因为英雄主义盛行。
黑格总司令7月的战报写道:“在7月这个月,我们的损失超过12万人,如果我们没有进行攻击,他们会怎么样呢?我打算把攻势延长到秋天……第49师的损失都不到1000人这支部队在我走过他们驻扎的村镇时,并没有向我敬礼,那里的士兵没办法打个漂亮仗。”
在今天很多人都觉得这些领导者感觉很迟钝,但在当时来说,这些指挥官都是来自远离大众的社会阶层,但和今天不一样的是,当时的他们并不十分关心这些人的生命。
这些军官要做的就是制造战争,赢得战争,战场给了他们的职业机会,他们想要通过一场完美的胜利得到正式承认。
对职业军官来说,战争是一个大舞台,给了他一个展示才能的机会,可是对士兵来说,他们的性命掌控在指挥官手上,他们的存亡和指挥官息息相关,在指挥官的多次失败之后,英军部队的士气降到了冰点,所有人都认为这是在送死,看不到任何希望,但害怕和缺乏勇气的人就被处死。
强者激励着弱者,但这不是最主要的,军队中还有专职传教士和牧师,朗姆酒和啤酒,更主要的是爱国主义,责任与担当,这些士兵不完全是英国士兵,还有全世界慕名而来的年轻人,虽然他不是在为自己的国家而战,但是他相信正义永存……
英国士兵的疯狂冲锋大都是失败告终,目前的兵力已经所剩无几,九月和十月双方都没了耐心,为了迫使德军从凡尔登撤军去索姆河,法国指挥官索姆河进行了几次大型进攻,每天10万发弹药,2个月一共600万发,不断地攻击索姆河德军的阵地。
法军的反复冲锋造成了如同英国士兵一般的惨烈伤亡,他们只拿下几个小村庄,在此之前他们采用了“步冲轮法”,每推进一点就挖战壕,慢慢地把战壕挖到德军战壕面前,然后展开突袭。
这方法是有效的,好几次等浓雾消散,德军会吃惊地看到法军离他们的战壕只有几英里,他们的防御已经失效了,于是都会举起手,用法语喊着“同志”,而旁边躺着德军军官,脑袋的血染红了一把铁锹,德军军官不同意他们投降而被士兵用铁锹拍死。
黑格司令在战报写道:“过去两天的损失总计只有8000人,这是个了不起的成绩,敌人再也不接着打了,其士气受到了重创。”
德军的确遭到了重创,并且很疲惫,但法国总司令若夫尔主张战争消耗,这根本讲不通,攻击方得用两倍于对方的损耗来打击敌人吗?在索姆河每打倒1个德军,攻击方就要死亡2个人,而对方剩余的数量比己方多得多,后援力量看起来也是无穷无尽。
为了在7公里长的战线万名步兵,黑格将军仍认为这是成功的,而且他知道该如何刺激他的法国搭档作出决定。
黑格将军用各种方法说服法国司令,让法军继续对德军展开大型冲锋,在他看来敌军在明年会不攻自破。
然而才到秋天,战争就愈发艰难,很多士兵甚至在上战场之前滑进满是水的弹坑里,有的陷在了沼泽和泥潭里,有些人就在那里冻死或者淹死了,死的时候手还死死地趴在坑口边缘。
战争进行到了白热化,德军的战壕都是散落的制服,武器和死人,死人就躺在那里,和活人混杂在一起,挖战壕时都是尸体摞在一起,一个一个压在上面,有的尸体被当成泥土和在墙上。
在一场战役中,一个澳大利亚人和一个德国人同时跳进了弹坑,他们同时朝对方开枪,澳大利亚人喉部受伤,而德国人重伤挣扎,德国人用流利的英国说他要死了,然后拿出一叠信件交给了澳大利亚人,请求澳大利亚人把这封信交给德国的家人。
在愈发激烈,德军使用了各种新科技,火焰喷射器和毒气弹,无数战壕里的士兵被烤焦和中毒身亡。
而英国,发明了坦克,这一个钢铁怪物的恐惧大于威力,打击了德军的士气,坦克无视德军的铁丝网和战壕,随着坦克的加入,英法联军很快就扭转了战局,一步一步向德军防线推进,坦克与步兵的协同把德军打得节节败退。
十一月中旬,英法指挥官宣布战斗结束,没有人提起战败的事情,在将近5个月的惨斗中,一个主要的目标都没达成,他们所说得胜利,间接性胜利是凡尔登方面的,因为毫无疑问,如果没有索姆河战役,德军用联合力量也许会在凡尔登战场取得胜利。
英国人还说他们的新兵志愿军已经学会任何打仗,但其实他们的指挥员也许学会了如果做得更好,但被指挥的人没学到,因为他们都死了……
这一年的残暴战争中,有42万英国士兵,20万法国士兵死在了索姆河,而德军嘲笑英法只夺回了一点点阵地。黑格总司令依旧留在他的岗位上,并被任命为陆军元帅,而法国总司令若夫尔也一样,不过法国政府觉得他太过于嗜血,让他卸任。
英法两军的指挥官牺牲62万士兵都没有从索姆河学到教训,在凡尔登的德军也一样,英法两军的军队还是不断地用冲锋的方法进攻,士兵一直被屠杀,1917年发生的人道主义危机达到了顶峰,似乎战争永远不会终结……
这种绝望让很多人自杀,自残,对于士兵来说,战争已经成为了一种条约,至死难逃。
在今天的法国,每年还会有30万人来到索姆河,在这里举行战士的吊唁活动,纪念在这片土地上保家卫国的英雄们,他们用鲜血和生命维护了国家。
每一个死去的士兵都值得尊重,不管是英国、法国、还是德国,军人的职责就是执行,战争的背后是政治,武力是解决手段。
很多人觉得战争很遥远,其实这个世界上一直都存在着战争,在今天,中东地区的居民可能还会遭受,墨西哥的黑帮可能还在火拼,非洲的部落可能还在吃人,美国还在打劫伊朗的油轮,战争的不确定性超过了人的想象。
弱肉强食一直都存在,狮子可能吃掉野牛,而野牛随时可能被狮子吃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